一位张明俊式好干部的故事
| 招商动态 |2016-07-08
张明俊的事迹感人至深
催人奋进
今天要讲的主人公也姓张
张明俊在汉滨南部的瀛湖镇
他在汉滨北山的大河双溪
他们的经历和事迹也许不同
但他们有着同样的赤子之心和爱民情怀
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光荣身份
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
……
双溪河畔党旗红
——记汉滨区大河镇先锋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淑和
陈朝利
初夏,恒河中游之滨的双溪河畔,青山绿水、溪水潺潺……缓行在平坦干净的村道上,看着一河两岸无比熟悉的的家乡美景,从医院回来不久的张淑和露出了一丝笑意。
2015年11月22日,正在镇上开会的汉滨区大河镇先锋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淑和突感身体不适……第二天就被确诊患上了重症。面对接二连三来看望他的区镇村各级干部和乡亲,被隐瞒病情的张淑和还一个劲儿给大家打气:“人老了,有个头疼脑热很正常,没事的……我只想看好了早点回去,村上事情还多着呢!”
一心只为乡亲能脱贫
“只要乡亲们能早点脱贫,个人吃苦受累不算啥!”2016年5月22日,病榻上的张淑和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从1990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开始,张淑和就很快带领群众把先锋村建成了年养蚕纸300多张的蚕桑大村;2002年后,他又带着乡亲发展食用菌,把先锋打造成年产8万袋的香菇村……力出了、劲使了,可是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乡亲们最终还是没富起来……怎样才能拔掉穷根?张淑和一直在找新出路。
2011夏天,随镇上外出考察现代农业回来后,张淑和看着先锋村一河两岸的良田沃土,突然眼前一亮——要不咱也来搞设施蔬菜?
“搞高山蔬菜,想法很有新意……您觉得能干就大胆干,党委政府支持你们!”很快,张淑和的想法就得到了镇主要领导祖白云的明确回应。
“建园区是为了解决乡亲们长远的发展,镇上书记镇长都在帮咱招商引资,如果我们连流转土地都做不好,咋对得起组织!”张淑和说。
2011年初冬的一个夜晚,双溪河畔寒风萧萧,张淑和第三次走进村民陈留青的家。
“现在党的政策好,再不抓住机遇,咱村就落后了,子孙后代跟着受穷……你要是担心以后没粮吃,一切我来承担!”再次听到支书一番“掏心窝子”的话,陈留青被感动了,很快在流转协议上签了字……
2012元旦刚过,先锋村有史以来最大的产业工程——现代农业园区破土动工了,当推土机首先开进支书家的水田时,乡亲们心里有了底……截止现在,扎根先锋的安康尚硒现代农业园区已发展设施蔬菜1200亩,受益流转户180户,安置当地就业近百人,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1020元……
“张支书干工作都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总有自己的独特主张。”副镇长徐军和老村长陈忠高给出了一致评价。
2013年,镇上提出建设‘城镇化的新农村、现代化的新农业,职业化的新农民’的美丽乡村,张淑和主导在农业园区周边建设“桂花园”、“桃花源”等组团式院落化小两层安置点,突出随山就势,整体协调特色。——如今,他的美好愿景已成为双溪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5年夏天,先锋村与原洛河、慢坡两村合并,更名为先锋社区,党员达到61名,原来村活动室容纳不下,社区亟需新建党员活动室,可建设资金又是个大难题。
“这个事情我来跑!”随后的日子里,张淑和多次上门和有关群众协商,把原村活动室置换给当地群众,回笼一部分资金;同时积极进城到镇向上争取项目扶持……2015年底,高标准的先锋社区党员活动室提前建成,白色墙壁上“让党旗更红,让群众更富”几个红色大字分外耀眼,张淑和却病倒了……
“咱只想做个规矩人”
“当了30年的村干部,咱只想做个规矩人。”和病魔抗争半年,病床上的张淑和已很憔悴——苍黄瘦弱的脸、混浊暗淡的眼珠和稀疏的头发……但提到人生信条,他的语气仍旧坚定。
张淑和1955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父母的严格教育和当地淳朴民风影响下,从小养成了勤劳朴实、热心助人的品行。30岁刚当村干部的时候,父亲对他说:“乡亲们都不容易,虽说村干部拿的钱少管得事多,可咱不能做那些让人戳脊梁骨的事!”张淑和把这话记到现在。
2010年底,村上在审核7.18灾后重建政府补助名单的时候,一位不符条件的村民私下找到张淑和,想请他“变通”一下把自己报上去,承诺补助款到手两人平分,被张淑和当场臭骂一顿。“我老张再穷,也绝不拿坏良心的钱!”
王彩春是尚硒农业园区的投资商,他对张淑和非常敬佩,因为每当园区有事需要村上出面解决的时候,支书总会第一时间赶到。不仅如此,好几次园区资金周转出现困难,都是张支书垫钱请人为园区筹工筹劳……2014年6月,园区到了换茬重播的关键时刻,却暂时周转不出资金请人干活。张淑和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在外打工的女儿借了一万元钱,出面请人很快把园区杂草清除干净……事后,王彩春几次要请张支书喝酒都被婉拒了,张淑和总笑着说:“小王,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要你们在这儿发展的好,我们脱贫也就有希望了,我做这些都是为了大家好!”
“一个农村支书能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做到信仰坚定、坚守清贫,这是难能可贵的……”原副镇长向伟尽管已经调走,可张淑和一直是他心存敬意的“好同志”。
其实支书家也不富裕——老伴儿患有“三高”,常年吃药打针;儿子正在外地上大学,盖房子还拉有借贷……尽管如此,张淑和依然忠诚践行着29年前党旗下的誓言。
“讲规矩、守纪律”——三十年来,张淑和靠着这样的信念,无怨无悔地带领群众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成为各级多次表彰的先进……他家存放的20多本荣誉证书,见证着他对党的一片忠诚和对乡亲的赤子情怀。
“信仰和职责推动他的脚步”
村干部当的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当村支书25年,张淑和跑遍了家乡的沟沟畔畔,始终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尤其是那些让他时刻牵挂的贫困户。
“张支书-好人呀……”先锋六组的龚文香一家因病致贫,是张淑和包抓的连心户。考虑到她家的实际困难,每年春耕秋播和寒冬季节,张淑和都及时把政府救济的种子和御寒衣被送去,直到自己住院……前不久,听说张支书回家了,龚文香赶去探望,当她看到正在遭受病痛折磨的支书时,当即流下热泪……
74岁的贫困户阳英昌,清楚记得2011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她和老伴正要入睡,门外响起了支书熟悉的声音。“老张快开门,今天过小年,我来看看你!”……临走时,张淑和特意转到厨房看了看,从上衣口袋掏出四百元钱塞给阳英昌。“这是我私人的一点心意,老张身体不好,娃们过年又不回来,你明儿拿去办些紧要的年货!”攥着这散发余温的钞票,阳英昌心里涌起阵阵暖流。
“张支书就像电视里面的‘燕双鹰’一样有本事,我希望他能好起来干到80岁!”在阳英昌的记忆中,支书带领大家养蚕、种香菇、栽核桃、修路架桥拉电、盖社区建园区样样冲在前……支书病倒了,她又震惊又难过。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在村民文邦芳的心里,支书从不优亲厚友,处理事情让人心服口服;在园区工人程家翠眼里,支书敢说敢为,能为民做主;在残疾人张智勇的口中,支书像父亲般慈爱,是个好心人……
2015年,在新一届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张淑和仍高票当选党支部书记,为尽早熟悉原洛河、慢坡撤并片区的基本情况,他曾计划到年底走访完辖区所有住户,可访程他只走到一半……
女儿张炬群曾经很不理解——他总是先想着外人,父亲的心中到底有没有我们这个家?……
“14岁的一个夏夜,天上突然下起暴雨,爸爸没打招呼就穿上雨衣、带着锄头出门了,我们都以为他去房后挖排水沟,可是当积水涌上院坝的时候,也没看到父亲的身影……事后才知道爸爸当时去给村里的几个危房户帮忙去了,他难道忘了我家也是土巴房!”回忆往事,张炬群早已满含热泪。
“现在,我们理解了,他是党员、他是支书,他的信仰和职责在推动着他的脚步……”
(编辑 陈茅)